銀保監會4月25日發文指出,上市保險公司從今年1月1日起,實施2017年3月《企業會計準則第22號——金融工具確認和計量》和2020年12月《企業會計準則第25號——保險合同》兩個新準則。經過認真準備,上市保險公司具備了實施兩個新準則的條件。下一步,銀保監會將加強對保險公司實施兩個新準則的監管力度,推動保險業持續回歸保險保障本源,實現高質量發展。
新金融工具會計準則與原準則相比,主要變化包括兩方面:一是金融資產分類由“四分類”改為“三分類”,分別是以攤余成本計量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金融資產、以公允價值計量且其變動計入當期損益的金融資產。二是金融資產減值計提由“已發生損失法”改為“預期信用損失法”,要求基于歷史損失信息、當前信息和未來預測信息,對預期信用風險損失進行估計,并計提減值準備。
新保險合同準則與原準則相比,主要變化包括三方面:一是原準則下保費收款一次性全額確認為收入,新準則下保費收款在整個保險期間逐期確認收入,并剔除其中的現金價值成分。二是原準則下負債評估的折現率使用750天移動平均國債收益率曲線,收益率曲線變動影響計入當期損益。新準則使用即期國債收益率曲線作為折現率,收益率曲線變動影響計入所有者權益。三是新準則按照利潤來源,區分承保業績和投資回報業績分別列示。兩個新準則對保險公司內部管理、財務會計、業績考核等提出了新要求,有利于保險公司更加穩健經營和高質量發展。
A股五大上市險企一季報公布在即,這期財報首次應用新保險合同準則。此前,多家保險公司在業績說明會上回應了新準則實施對險企的影響。中國人保首席財務官周厚杰表示,新準則有利于增強保險行業會計的透明性、一致性和可比性,更方便公司及投資者進行決策。同時,新保險合同準則將保險合同進行分組,可以更好避免經營主體“沖規?!睈盒愿偁?,減少對經營利潤波動的影響。
“新準則下保險公司的保險收入將有所下降,壽險公司相對財險公司來說預計下降更為顯著一些?!敝芎窠苷f。
銀保監會介紹,近年來,銀保監會加強和完善現代金融監管,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持續推動保險公司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在六方面取得積極成效:一是保險公司持續回歸主業。保障屬性強的普通壽險、健康險、意外險的保費收入占比逐年上升,從2018年的54.5%上升至2022年的72.9%。二是人民群眾獲得感明顯增強。2022年每1元保費對應的保障金額為2924元,較2018年提高了54%。三是有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截至2022年末,保險資金為實體經濟融資超過21萬億元,保險資金投向碳中和、碳達峰等綠色產業超過1萬億元,投向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超過4萬億元。四是經營效率不斷提升。2022年業務及管理費和手續費及傭金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為17.2%,較2018年下降了6.2個百分點。五是承保盈利能力穩步提高。2022年保險業承保利潤410億元,是2018年的2.71倍,為近五年來最高值。六是經營性現金流保持充足。2022年經營活動現金流凈流入1.79萬億元,是2018年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