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新湖財富星耀會與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聯合推出的尊享客戶專屬增值服務——“世界知名家族探訪”系列活動走進萬向集團和信雅達·三清上藝術中心?;顒油ㄟ^倡導積善傳家,踐行ESG理念,匯聚高端資源,推動藝術賦能,創新財富保值增值、賡續傳承新模式,引領行業高質量發展。
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董事長康朝鋒、信雅達文化藝術董事長楊肖蓉分別接受專訪,就財富賡續與傳承、家族精神沉淀、藝術傳播與慈善公益等社會熱點話題進行深入交流。
康朝鋒:以“責任”為內核,推動財富升維
圖為康朝鋒
新華網:當前家族辦公室正在扮演新的角色,不僅關注資產管理、金融資本,公益、慈善、稅收、ESG也成為家辦的關注重點。我們了解到,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一直將慈善信托與ESG緊密結合,請介紹下對這方面工作有怎樣的預期規劃?
康朝鋒: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團隊成員是國內第一批公益基金專戶管理人,一直通過慈善信托、舉辦公益慈善論壇等活動投身于公益慈善事業。2019-2021年,相繼成立“新湖財富·關愛兒童慈善信托”“植愛百世慈善信托”“海納百川慈善信托”,旨在幫助公益慈善客戶快速參與公益慈善。慈善信托與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ESG的理念非常契合,可以幫助各類企業多途徑實現企業ESG管理目標。未來,泓湖百世全球家族辦公室將搭建一個兼顧家族慈善與家族傳承的公益慈善平臺,構建起鏈接慈善組織、富裕家族以及金融人士的公益生態系統。
新華網:是什么讓您想到要從事參與慈善信托工作,有什么觸動您的事情?
康朝鋒:工作中有一個經歷讓給我記憶深刻,2015年,我在廣州見到了一位長者,老人家現已離世,他設立了家族基金會,作為受益人的永續家族信托,里面含有可以順位傳遞的家族決策機制。盡管家族很大,已傳承到第四代,但家庭成員每年都會從國外回來聚集到一起,主要是為了投票討論關于文化教育的公益慈善工作。我深深感受到,老爺子的愛國與奉獻精神已在這個過程中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深入到后人的骨髓中。
2016年慈善法實施,慈善信托可以在家族辦公室行業為家族傳承價值觀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從那時起,我就把慈善信托列為我的畢生事業之一。
我也是在這條路上走了很長一段時間后,才慢慢理解了其中的內涵。從事信托事業十年后,我下決心做了海納百川慈善信托,希望通過這個信托為家辦行業的發展貢獻一點力量。讓我意外又欣慰的是,很快就有不少朋友認同了我的想法,參與到了我設立的這個信托里來。所以我覺得慈善這個事情是可以相互影響的,它有強大的影響力、感染力,又可以為社會留下點什么。其實慈善信托離我們普通老百姓并不遠。
新華網:目前我國慈善信托的市場規模和發展前景如何?談談您對這個行業的愿景和展望?
康朝鋒:根據慈善中國備案公示信息顯示,全國備案慈善信托超過1千單,初始財產規??傆嬤_到45億元。在已備案的慈善信托中,委托人交付的信托財產包括資金、股權、藝術品、金融產品、信托受益權等類型?,F在慈善信托的影響力在不斷擴大,業務模式也不斷創新,我們一直認為中國股權、中國品牌以及品牌背后幾代中國人的奮斗歷史和奮斗精神才是最值得傳承的資產。
在未來,股權、藝術品慈善信托大有可為。比如萬向集團的魯冠球三農扶志基金慈善信托,其持有的股權價值超過百億元。魯冠球先生對中國農民有著特殊的情感,這單慈善信托的成立就是為了遵循他的情懷意志,助力農村發展、農業現代化、農民富裕。另外還有美的家族,我們親身走訪過,他們同樣設立了股權慈善信托,關注影響力投資,帶動了順德地區的慈善氛圍,促進了當地發展。另外,他們在藝術傳承方面也非常有影響力。
很多大慈善家都有收藏藝術品的愛好。人類文明在很多方面最后往往凝聚為藝術品,后來就會成為寶貴的文物,更高端的慈善項目往往都是支持文物與藝術品的保護與傳承。北京師范大學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先生說,藝術品是人類文明創造的體現,它也是人類文明升華的體現,是人類文明傳承的跡象。我們在業內探討過將藝術品以博物館的形式裝入到信托中,設立慈善信托,可以作為家族后代的事業,長久存續,這是未來一個值得關注的方向。
楊肖蓉:建立新規則,決心做長期主義者
圖為楊肖蓉
新華網:在審美力相對不平衡的大氛圍下,信雅達公司如何發現這一市場缺口,決心深耕這一賽道?
楊肖蓉:創立之初,為了打破藝術品交易市場存在的藝術家、收藏家與藝術機構彼此間不信任的局面,信雅達文化藝術決心破難而上,提出構建一個誠信、公平、透明的“三清”互信平臺,讓藝術家、收藏家、藝術機構三者之間能夠走向“三清”,實現“三贏”的目標?!叭濉背休d著對藝術機構的美好祝愿,希望我們的企業可以永續經營,積淀為源遠流長的百年藝術機構。我們很清楚建立新規則并堅守是一件孤獨的事,不過我們決心做長期主義者,相信未來回看會是“輕舟已過萬重山”。
新華網:請您介紹一下,信雅達以杭州為起點,在全國做布局,形成專業多元的文化藝術產業鏈集群的思路。
楊肖蓉:我們的思路是打造一個閉環集群產業鏈來布局各個版塊:從藝術展覽機構延伸至藝術教育,輻射到藝術品收藏投資、數字化藝術品布局、藝術衍生品等,達成“讓生活更美好,讓靈魂更愉悅”的目標。
新華網:您如何看待美學、藝術創造、財富價值積累與公益慈善的關系?在此次活動中,信雅達藝術擁有怎樣的站位與視角?
楊肖蓉:信雅達文化藝術在發展的同時,始終以多種形式做切實和可持續的公益。我們希望用藝術助力公益,努力做一家有溫度、有擔當的企業。此外,信雅達文化藝術所做的事情是藝術品方面的布局,我們的主業同此次活動的主題是契合的。同時,我們也在考慮藝術結合金融業務的規劃,我們樂于同有創新精神的金融公司合作,以推出更好、更優質的藝術產品。